首页

邂逅夫妻主56分钟口舌

时间:2025-05-30 06:40:58 作者:设备混用 硒鼓留存 随意外印……这些环节都可能暗藏“小偷” 浏览量:22186

  记者从国家安全部了解到,涉密文件任何环节疏忽大意都容易产生失泄密问题,必须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从源头治理形成全过程闭环控制。相较于涉密文件的收发、传递、使用、保存、销毁等环节,源头制作上的安全管控更容易被忽视,出现失泄密隐患。

  设备混用危机

  文件制作过程中可能使用到的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通常情况均带有存储固件或模块,在使用过程中,会保存处理过的信息。一旦在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之间共用,就相当于破坏了涉密计算机的物理隔离,会将处理过的涉密信息“摆渡”至非涉密计算机上,造成失泄密隐患。

  硒鼓留存有风险

  硒鼓是打印机的核心部件之一,用于接收激光扫描组块发射的激光图像数据,通过静电高压的配合,将需制作的图文资料转移到纸上,实现打印输出。硒鼓内置的芯片可被改造用于存储打印过的信息,未妥善处置管理,可能会造成失泄密。

  随意外犯大忌

  相关法律规定,除在机关、单位内部印制涉密文件外,还可以选择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的定点单位印制。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极个别单位和人员,心存侥幸、贪图方便,将涉密文件、敏感资料就近送往自以为熟悉不会出问题的文印店印制,甚至在印制过程中未予以全程监督、及时清理文件资料,造成失泄密事件。

  管理不严有隐患

  个别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由于缺乏保密知识和敌情意识,存在随意摆放涉密文件、没有及时登记销毁印制废页、无关人员在场时依然印制涉密文件或文件制作期间擅自离开等情况,造成失泄密隐患。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制作场所要安全

  涉密文件制作场所要符合保密要求,一般来讲应在单位内部具有安全保密措施的环境内开展涉密文件制作,如确需外送,应选择有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单位,与其签订保密协议并监督执行。

  制作设备要留意

  涉密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涉密文件制作可能用到的信息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必要的保密技术检测。

  制作人员需可靠

  涉密文件的制作人员应为涉密人员,符合涉密人员基本条件并通过保密检查、签订保密承诺书,明确保密责任,接受单位保密部门监督。

  制作流程严密

  涉密文件制作应当使用涉密计算机和涉密设备,禁止使用非涉密计算机和设备起草、制作涉密电子文档,禁止使用低密级的涉密计算机和设备起草、制作高密级电子文档,并严格按照批准的数量制作,对制作产生的废稿、废页应当及时登记销毁。

  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广大单位及相关人员在日常制作涉密文件时,要严守安全底线,强化保密意识,提升保密素质,时刻绷紧安全弦。如发现任何危害国家安全、涉及文件失泄密的线索,可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或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部门进行举报。

  (总台央视记者 李本扬)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西安科技盛会在即 硬科技激活创新动力

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携手沿线省区市与老挝合作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与柬埔寨合作探索“中柬香蕉产业园”项目,打造“运贸产”一体化香蕉供应链等。

微视频|文化润民心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抓住科技创新这一核心要素,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大力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加强资源统筹,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持续优化协同创新机制,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推广“揭榜挂帅”“赛马”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畅通科技成果向先进生产力转化通道,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深化和加强科技评价制度、科技投入制度、创新创业生态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基础性制度建设。

航拍福建闽清美丽乡村

据介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视频通讯社向全球媒体推送元宵晚会18条精品节目和报道、80篇多语种稿件等,被英国广播公司(BBC)、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全俄国家电视广播公司、西班牙广播电视台、巴西旗手电视台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18个电视台及其新媒体平台播发。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68种语言发布元宵晚会相关报道1210条,获全球阅读量1.7亿。《2024年元宵晚会:流光溢彩元宵夜》等多语种特稿获圣彼得堡调频台网站、意大利埃瑞亚通讯社网站、罗马之声电台、米兰广播新闻台、哈萨克斯坦《实业报》网站、斯里兰卡ITN国家电视台、泰国第5电视台、巴西《伯南布哥日报》等多家海外主流媒体转载转引。央视网海外社交媒体面向全球受众同步播出元宵晚会,直点播观看总人次2885万次,比去年增长了27%。

特稿|“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习近平主席与法国文化

重庆市气象台提醒:做好防中暑、防溺水等措施;加强林区、景区、城镇、古镇古街等火灾防范;加强施工、农事活动、祭祀等用火安全管理;节约用电、用水,注意交通安全,强化安全生产;避免户外活动,暂停除特殊行业外的露天作业;相关各级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高温防范应对工作。(完)

春节申遗成功

当今,气候变化这一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正威胁着每一个国家,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与此同时,从政府到企业,也在积极应对,致力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